6月1日,我市召開了“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工作會議”,我市社科理論界的專家代表在會上作了精彩發言。6月2日,《重慶日報》摘編了我校黨委書記鄧卓明在會上的發言。全文如下:
以哲學社會科學推動高校四大職能充分發揮
高校社科界應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指引,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在推動四大職能中的關鍵作用。
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體學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和精神境界,養成科學思維習慣,促進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作為高校,第一要務是人才培養。我們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哲學社會科學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一要積極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對人才培養的引領作用。二要實施好以育人育才為中心的哲學社會科學整體發展戰略,構筑學生、學術、學科一體的綜合發展體系。
提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水平,反映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質。作為高校,要在學術研究上著力提升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能力,完善創新體系,一要著力推進學術觀點創新,應瞄準基礎理論問題和重大現實問題,瞄準國內外學術前沿,不斷提高學術創新能力;二要著力推進學科體系創新,努力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三是著力推進科研方法創新,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改進研究方法,提高科研數字化水平;四要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為提升創新能力營造氛圍、創造條件。
增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服務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哲學社會科學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理論先導,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高校,要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斷提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質量,提升服務意識,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一要在選題評價上強化問題導向,把學術追求與發展要求、社會需求緊密統一起來。二要在過程評價上強化實踐導向,高校社科工作者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置身于改革開放火熱現實中剖析典型案例,扎根在人民群眾實際生活中挖掘鮮活素材。三要在成果評價上強化效益導向,把成果推向市場,使其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接受檢驗,增強服務功能,發揮智力成果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文化傳承創新中的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高校要積極參與文化傳承與創新。一要梳理中華文化脈絡以及意識形態的形成機理,提煉文化精髓,深化文化內涵。二要創新文化內容與產品形態,開展面向未來的文化創意。三是研究新媒介發展前沿以及網絡輿論引導規律,創新表現形式,講好中國故事。 (《重慶日報》2016年6月2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