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語專家鄭璇成為孔子學院首位赴海外志愿服務的聽障教師
(中國日報記者譚英姿)作為首位在中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聾人,鄭璇老師以自己赴海外志愿服務的行動書寫了歷史上新的一頁。
35歲的鄭璇目前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圣保羅市的都市聾人學校孔子課堂工作。孔子課堂歸屬于孔子學院。這個學院的名稱源于中國古代先賢孔夫子,是一所非盈利性公共機構(gòu),通過在海外高校開設中文和中國文化課程,幫助外國人深入了解中國。目前全世界共有511所孔子學院,分布在140個國家,面向210多萬學生進行中文教學。
鄭璇是孔子學院自2004年成立以來向海外派遣的首位聽障教師。她的個人座右銘是美國華盛頓特區(qū)加勞德特大學首位聾人校長金·喬丹的一句名言:“除了聽,聾人什么都能做。”
她所工作的孔子課堂于2015年成立,合作方是圣克勞德州立大學孔子學院。鄭璇在這里教學生中國手語、漢語和中國文化,但在和同事們溝通時,她使用美國手語和英語。
“現(xiàn)在這里的學生每個年級我?guī)缀醵冀?,從幼兒園到高中?!彼诮o中國日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說,“我的工作語言有四種?!?
鄭璇出生于中國中部的湖北省武漢市,2歲時由于一次醫(yī)療事故失去了絕大部分聽力。她通過唇讀學習如何與他人溝通,進入普校隨班就讀并獲得了武漢大學的本科和碩士學位,這是中國的幾所頂尖大學之一。2009年,她在上海的復旦大學獲得了文學博士學位。她放棄了上海和深圳的工作機會,選擇來到重慶師范大學特殊教育系任教——這是中國西部唯一的聾人高等教育點。嚴謹?shù)闹螌W使她獲得了學校的認可,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她就成了副教授和研究生導師。
在明尼蘇達,她迅速適應了這里迥異于中國的教學環(huán)境,這對她而言也是一個了解美國特殊教育的好機會。
“最有趣的事情是中國手語和美國手語之間的巨大差異。”她說?!氨热缯f,中國手語中‘領導’這個手勢看起來非常像美國手語中的‘公雞’。”
學生們經(jīng)常用學會的中國手語向鄭璇打招呼,打出她的中國手語名字或是“中國”、“我喜歡你”的手勢。
“這真是有趣的經(jīng)歷。我們相處得很好。”她說。
Kathy Johnson是這家孔子學院的院長,十六年來一直致力于中國聾教育的研究。她決定開創(chuàng)一個特別的項目以鼓勵中美兩國殘疾人的文化交流。但是,如何為都市聾人學校尋找一名有資質(zhì)的中國教師,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一個雙方都認識的朋友將鄭璇介紹給了Johnson。
“鄭璇博士是我見過的最睿智、最有想法和最善于反思的高校教授之一。”Johnson在給中國日報記者的郵件中說。
“他們(學生)學習新的中國手語,看到了這些手勢和美國手語的區(qū)別所在,他們是那樣專注,那樣激動。上課時,他們眼睛里跳動的小火苗和臉上的微笑表明了他們是多么喜歡這個學習機會?!?
為了感謝鄭璇給學校帶來的影響,都市聾人學校也計劃著在中國新年舉辦一場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