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素質。“國培計劃”是國家提高中西部地區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舉措,對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礎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師范大學是重慶市“國培計劃”重要承訓單位,也是國家教育部門示范性項目承訓單位之一。學校自2010年開始承擔“國培計劃”項目,邊實施培訓,邊開展培訓質量保障體系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國培計劃”教師培訓質量保障體系,取得了顯著的教師培訓效果,拓展了我校教師培訓領域,為重慶市“國培計劃”的有效實施,切實提高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理論水平與教育實踐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學員專業發展為本,提出“國培計劃”培訓新理念
實施“國培計劃”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重慶師范大學高度重視“國培計劃”,通過對中小學教育發展狀況充分調研,在此基礎上緊緊圍繞《小學教師專業標準》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對教師的專業化要求,結合全國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任務和特點,提出了“需求導向、基于現場、差異培訓、能力本位、任務驅動”的“國培計劃”培訓新理念。即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來規劃培訓目標,以教師需求為依據來構建培訓內容;專家走進學員課堂,現場指導學員解決實際問題;摒除大同小異的培訓課程,開展各具特色的差異培訓;以全面提升學員的專業和教學實踐技能為宗旨,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開展培訓。該理念為有效實施“國培計劃”項目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方向性把握。
以提升學員教育教學能力為導向,構建“四版塊六環節”培訓新模式
基于學員教育教學能力提升的培訓宗旨,結合重慶市置換脫產研修“四版塊”模式(理論研修、影子研修、反思研修、實踐研修),根據教師學科知識生成的邏輯路徑,提出了每個課程模塊采取六個環節協同完成的具體實施模式,即聽專題講座、觀案例基地、思教育行為、研小型課題、議成敗得失、行實踐推進。培訓將主題講座與案例分享相結合、考察觀摩與反思共議相結合、案例交流與課題研究相結合、研修實踐與跟蹤指導相結合。多種培訓形式和教學手段的靈活運用,促進參培學員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他教與互教的貫通,提升了教師培訓的協同性及示范性,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提升了培訓效果。
建立“五位一體”培訓專家庫,打造高水平培訓專家團隊
精良的培訓專家團隊是培訓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更有力度、更高質量地完成國培項目,我校采取內外結合、資源共享的方式,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主,充分利用我校學前、小學、中學、特殊教育等完備的教師教育體系,整合其他重點高校和中小學的優質師資資源,建立了“五位一體”培訓專家庫,即由高校專家、一線優秀教研員、一線優秀教師、優秀學員、網絡研修專家組成的師資團隊。培訓專家庫的專家達425人,其中省外專家達148人,市內專家277人;高校專家177人,一線專家248人,這些專家中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81人、特級教師39人。高校專家(含“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讓學員及時更新教育改革理念、了解課程與教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動向,起到理論引領作用;一線優秀教研員指導診斷學員,傳授教學成果提煉的方式方法;一線優秀教師基于教學現場給學員實踐指導;優秀學員向其他學員分享自己成功的教學和教研經驗,起到輻射引領作用;網絡研修專家讓學員有機會聆聽全國各地的名師講學,跟蹤指導,拓展了學習空間。通過“五位一體”的培訓專家庫,助推了參訓學員的理論拓展、反思轉化、能力提升和實踐示范,體現理論與實踐、反思與行動的深度結合,保證了“國培計劃”高質量高水平的要求落到實處。
打造“五級協同”培訓聯盟,建立優質培訓實踐基地
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只有增強教師的實踐性知識才能使教師在面對復雜的教育教學情景時,能以實踐性知識來組織自己的認知圖式,從而有效地解決教學問題。為此,我校打造了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主體、遠程培訓機構、市縣教師發展中心、優質中小學幼兒園、項目區縣為輻射的“五級協同”培訓聯盟,先后建立了46個優質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其中,幼兒園6所、小學16所、普通中學20所、進修學院4所。“五級協同”為參訓學員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平臺,確保了教師培訓項目實施過程中學員的實踐需求,提高了教師培訓的質量效益。
建立“四維培訓評價”體系,多維度監控培訓質量
完善的評價機制是確保培訓質量的重要依據。針對以往培訓評價體系單一的情況,我校在培訓管理中引入過程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積極探索構建了參訓學員、承訓單位、管理機構、送培單位四方參與評價的“四維培訓評價”體系,多維度監控培訓質量。通過訓前調查和經驗分享,讓參訓學員開展自我評價及學員互評;通過參訓學員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及座談反饋,讓承訓單位進行階段評價和過程評價;通過問卷評估和回訪,管理機構督導監控培訓質量;通過返崗表現和訓后考核,送培單位量化培訓質量。“四維培訓評價”體系的構建實現了“全員參與評價,全過程評價,全方位評價”,建成了集培訓質量狀況的內部控制、培訓質量信息的反饋調控、培訓質量保障的再評價為一體的培訓質量監控體系,確保了培訓質量的不斷提高。
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全方位強化質量意識
“國培計劃”的實施有利于推動高等師范院校進一步面向基礎教育,深入基礎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由于高校教師的自身教學和科研壓力較重,為了充分調動承訓學院的積極性,鼓勵高質量實施培訓,學校制定了針對項目質量效益的獎勵機制,先后制定《重慶師范大學教師培訓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重慶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教師培訓工作獎勵辦法》等,全方位強化質量意識。此外,為鼓勵進行理論研究和成果展示,還制定了成果等級獎勵政策,支持課題研究和成果創新,支持老師指導學員提煉學習成果。這些激勵措施大大調動了承訓學院與參與培訓工作的專家、項目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確保了培訓質量的穩步提高。截至2016年12月,近三年學校先后開展了三次獎勵,評選出質量獎42個,先進集體23個。
自實施“國培計劃”質量保障體系以來,培訓質量逐漸提升,學校近三年來先后組織承擔“國培計劃”各級各類教師培訓項目86項,涉及教育部示范性項目、中西部短期培訓項目、中西部置換脫產培訓項目、中西部幼師培訓項目等培訓類型,涵蓋中小學語文、數學、科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及幼兒、特殊教育等學科,培訓教師5000多人,取得了顯著的培訓效果。在近三年的國家教育部門參訓學員滿意度匿名評審排名中多數項目名列前茅。經過培訓的學員回到工作單位后,多數成為教學教研的骨干力量,學員自我專業發展獲得持久動力。
我校承擔的“國培計劃”因較好的培訓質量樹立了品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力,近三年來,市內外單位委托我校開展教師培訓項目逐年增加,實施范圍除本市外,還涉及西藏、吉林、浙江、江西、河北、河南、廣東、山東、安徽、遼寧、四川等多個省市。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地理、音樂、科學、信息技術、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多個學科,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多個層次,骨干教師培訓、校長培訓、教育干部培訓、科研能力培訓多個類別,實現了中小學學科全覆蓋。(重慶師范大學教師培訓學院張紅胡忠建辜永紅)(《中國教育報》2017年9月1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