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長李繼凱教授應邀到我校博雅樓503報告廳作題為“漫談文學與書寫”的學術講座。文學院楊華麗教授主持講座,文學院師生代表參加講座。

李繼凱以強調漢字的重要性為切入點,要言不煩地談及漢字書寫的漫長歷史,認為當代的文科學生應該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要能詩文,會書寫,否則就不能更好地適應當代學術環境與社會生活。從五四時期蔡元培提出的“書法代美育”“以美育為宗教”出發,李繼凱指出,狹義的書寫即書法藝術、書法文化對美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不僅以自己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書法研習經歷為例證,還旁征博引,用文學與書法領域內的大家經驗為同學們詳細分析了“大與小”、“文與藝”的概念。
李繼凱重點對現當代作家創作及其手稿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分析。他指出,每位作家的筆記書寫都是值得研究的寶藏,因為每位作家的筆記書寫都能彰顯出一定的人文價值。以行為學為視點,他談到作為一種勞動行為的書寫對作家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強調了書寫行為對作家創作所產生的深刻影響。他認為,文學書寫不但是一種偉大的勞動行為,而且對于文學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李繼凱還闡釋了在當代社會文化語境中“立人”“立家”“立象”的“新三立”境界,并對其內涵進行了論述。
互動環節,李繼凱與在場師生親切互動,言簡意賅而又細致耐心地回答了在座同學的問題,解決了同學們在學習古代文學、書法課程等方面的困惑。